支原体肺炎的识别与防控

 

摘自:儿童健康促进活动

一、支原体肺炎:咳嗽超2周的“隐形威胁”

1、症状:持续刺激性干咳:退烧后仍咳嗽1-2周,夜间及晨起加重,可能伴少量白色黏痰或血丝

2、发热与全身症状:多数患有发热(中高热为主),可伴头痛、咽痛、乏力等症状。

3、并发症风险:少数可发展为胸腔积液、肺不张,甚至脑炎、心肌炎

4传播特点:飞沫传播:通过咳嗽、打喷嚏等飞沫传播,易在人群密集场所(如教室、游乐场)扩散

5、潜伏期长:2-3周,部分患早期症状轻微,易被忽视

二、防控重点:早识别、科学干预、环境管理

1、早识别与及时就医

若咳嗽超过2周未缓解,或出现发热、呼吸急促(>40次/分钟)、胸痛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排查支原体感染

学校应加强晨检,对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

2、增强免疫力

饮食调整:减少高蛋白、高脂肪食物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(如橙子、猕猴桃)和蔬菜,避免生冷、油炸食品

规律作息:保证每天8-10小时睡眠,适度锻炼(如跳绳、慢跑)

3、经验分享,互学互鉴

通风消毒:教室每日通风≥3次,每次30分钟;患使用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(1000mg/L)擦拭或煮沸

个人防护:咳嗽/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,避免用手接触口鼻;勤洗手(肥皂+流动水)

 

2025年3月10日
浏览量:0